这位老奶奶不一般,干得都是“惊天动地事”

 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23-10-24 09:05

     91岁的她

  依然奋斗在科研一线

  “这一生直到现在

  我对核动力事业依然热情十足”

  “希望自己身体健康,能再多活些年

  去实现我的想法

  做出更先进、更完美的材料”

  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四所里

  一位鲐背之年依旧秉承初心的老人

  仍然不定期地回到这里

  与年轻科研人员聊聊工作

  帮他们答疑解惑

  她就是国际核材料领域

  知名的“女中豪杰”戴受惠

  是我国第一代

  核潜艇核燃料研制主创者之一

这位老奶奶不一般,干得都是“惊天动地事”

  2022年2月24日,戴受惠在家中工作。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

  1952年

  戴受惠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

  保送进入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

  从事粉末冶金研究

  1958年底

  被选派赴国外学习尖端材料科学

  1960年3月

  她以优异的成绩学成回国

  此后的四年时间

  她在超高温材料、高温特殊半导体材料领域

  完成了15项研究课题

  其中5项成果应用于实践

这位老奶奶不一般,干得都是“惊天动地事”

  2022年2月25日,戴受惠为所里年轻人举办业务讲座。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

  1964年10月

  戴受惠所在的沈阳金属所

  接受了一项重大任务

  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制核燃料

  30岁出头的她挺身而出

  带着10个年轻人

  一切从零开始

  “没有试验试剂

  我们自己找矿石提炼

  没有仪器

  我们自己找设备改装”

  戴受惠团队用了不到10个月的时间

  将核潜艇所需要的燃料元件全部生产出来

  且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合格标准

  1983年

  戴受惠被任命为所在研究所的所长

  重任在肩,为不辱使命

  她更加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

  一同工作过的人评价戴受惠

  “她是研究反应堆燃料元件的

  其实她自己就是最优质的燃料元件

  ‘点燃’后便永不熄灭!”

这位老奶奶不一般,干得都是“惊天动地事”

  2022年9月29日,戴受惠在整理堆在客厅角落的获奖证书。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

  在戴受惠家中的一处角落里

  堆积着各类奖状奖章

  有些已经布满灰尘

  “获奖不是目的

  对国家、对民族有贡献

  才是我们科技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”

  几十年来

  工作和学习

  几乎就是戴受惠生活的全部

  阅读、调研、做实验、写报告……

  她总有干不完的事

这位老奶奶不一般,干得都是“惊天动地事”

  2022年2月24日,戴受惠在家中工作。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

  戴受惠的儿子姚晓明出生39天

  就被送到了武汉姥姥家

  直到5岁才再见妈妈

  在孙子姚力夫的记忆中

  奶奶经常讲述

  跟随她的祖父躲避战乱的往事

  告诫他要好好学习、努力工作报效国家

  后来从各种公开报道中

  得知奶奶所从事的事业

  他感到无比自豪

这位老奶奶不一般,干得都是“惊天动地事”

  2022年2月25日,戴受惠在实验室指导孙子姚力夫。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

  但在姚力夫心中

  也有许多遗憾

  “奶奶没带我玩儿过

  我也没吃过她做的饭”

  在戴受惠的耳濡目染下

  姚晓明、姚力夫父子俩

  先后进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工作

  孙子姚力夫更是从事了

  与奶奶同一个领域的工作

这位老奶奶不一般,干得都是“惊天动地事”

  左图:上世纪八十年代戴受惠照片。(资料照片)右图:戴受惠在讲述自己的科研经历(2022年2月24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

  从青春韶华到皓首苍颜

  她用数十年的恒心与毅力

  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事业
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中国老年杂志社创办于1983年,《中国老年》杂志是以宣传老龄工作方针政策,关注老龄问题,提高老年人生活、生命质量,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为办刊宗旨,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类半月刊。邮发代号:2-291  杂志订阅咨询电话:010-64250913  010-64250920  010-64252577  010-64249647   上半月邮箱:zgln1983@163.com   下半月邮箱:zgln1983@126.com
Mobile
010-64250891
Email
33324159@qq.com
Address
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斜街4号
兴华公寓综合楼